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中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星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0 21:59:28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包括小型沟、渠、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它主要分为农村蓄水设施、引(提)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建成,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是“三农”工作的命脉工程。但是由于现有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分散零乱,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配套不完善,形成“先天不足”;加上运行至今已 40 多年,因管护主体缺位、管理经费不足等,工程老损严重,又形成了“后天失调”,致使现今工程效益日益衰减,已成为广大农民关心的难点问题,各级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反映的热点问题。因此,加强和改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1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 认识上存在偏差

  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受益建设区大多在本受益区域,实行集体建设,集体所有,集体管理,农民无偿或低费用用水,用水观念根深蒂固,转变速度缓慢。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建设,轻管理的思维模式,管理粗放,使建、管、用脱节,给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冲突日渐明显,集体直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农业分户经营需要,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坏,偷窃设备现象时有发生。其次,2002年税费改革后,农村土地承包期加长,逐步取消了“两工”。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更加误会,认为取消“两工”,就是不再让农民出劳出资修建水利工程,农村水利工管护费用还得靠国家投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最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耗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无论是乡镇还是村组经济基础都很薄弱,入不敷出。即使能向上级争取到资金,地方领导都会修建一些见效快,民众最直接最受益的工程,而不会把本不够宽裕的资金投入到不见功德又不能立马见效益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上,容易被忽视。

  1.2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村饮水、病险水库加固、大中型灌区改造等骨干工程的投入,但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投入却欠账多,一直不足,即使有也大多为补助性的,如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办法。且资金来源渠道分散,多用于“卡脖子”工程,田间工程没有投资渠道,更谈不上管理上的投入了,造成骨干工程改造效果十分显著,而田间工程建设明显滞后,制约了建设效益的充分发挥。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只能主要由地方政府和村集体负担,地方财政又无力投入,加之近几年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配套任务很重,更难出资金用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税费改改革后,农村逐步取消了“两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失去了投工投劳支点,投入直线下降。就是受益范围内一村一组的工程,也要严格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议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出工难、用地占地难、串地调地难问题,“一事一议”成功率极低,一定程度上给农村水利工程管,转自[星论文网]www.starlunwen.net理工作带来困难。农民参与管理的意识淡薄,跨村、跨乡工程运行管理尤为困难,工程毁坏速度快,制约了当前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体制机制运转不畅

  一方面管理主体缺位。除大中型水利工程有专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外,大部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基本上是有人用无人管。特别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农村土地由集体经营变为农民分散经营,已建成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由于管理体制没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户三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导致这些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责、权、利不清,管理、维修主体缺位。另一方面运行机制不活。大多数水管单位性质不明,公益性工程缺乏财政支持,经营性部分又难以实现良性发展,造成工程维修资金难落实,工程管理基础薄弱,效益难以正常发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加之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枢纽配套的意识,致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成为“弃儿”,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局面。同时,长期以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费用渠道不畅,受益区农民又无钱维修,加剧了工程老损程度。

  1.4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稳,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基层水管站所是农村最基层的水利管理组织,直接承担着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