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目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作者:程秀力  文章来源:无忧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14 22:29:58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工程质量的影响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工程指挥部在发包工程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做出承诺, 并写入施工合同中,要求施工单位从开始就明确, 不管工程有多紧张, 速度要求多快, 工程质量决不能忽视。施工单位所有人员都必须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根据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 进行全面质量设计, 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在工程施工中不间断地加强对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 提高他们的质量观念。并定期在甲乙双方碰头会上, 对前期工程质量进行总结讲评, 表彰质量优良的分项, 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研究改进方法, 制定解决方案。同时, 对下步工作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进一步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3. 2 材料的管理

  工程材料作为工程实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材料的质量直接反映在工程上。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是导致豆腐渣工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 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工程指挥部制定和实行了优选材料, 优选产品制度, 对几十种材料和产品实行质量审查和严格把关。进场的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 除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外, 还必须经化验室检验, 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方能进仓投入作用, 绝不让劣质材料流入本项目工程中。材料采购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用料供应计划采购, 按工程实际进度调整采购时间。特别是水泥, 每批水泥进仓时, 仓管员必须做好水泥出厂日期、进仓日期及领用时间的登记, 严格按出配厂( 进仓) 先后顺序领用, 确保每批水泥在出厂二个月内用完。如确实未用完的, 必须经重新化验, 按实际化验标号在其它非结构部分使用( 本工程未出此情况) 。一个工程尽量用同一标号及品牌的水泥, 实在不能时, 必须分开标号主及品牌堆放, 分开使用, 不得混杂。

  3. 3 机械的管理

  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机械设备的选用着重从其主要性能参数、性能可靠性、生产适用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上考虑, 要能适应该项工程特点和具体施工条件, 满足和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 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 4 严格现场管理

  工程质量是通过一道道施工工序形成的, 只有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建立了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专人进行监督、复查和跟进, 保证每一工序顺利衔接, 随时根据进度调整施工方案, 保证及做好各原材料的地场签证、送检和各隐蔽工程验收签证等。每天开工前各班组进行当天施工技术要领交底,收工前由进行自检, 每周组织全面检查, 及时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严格控制施工偏差, 并做好详细记录。主要施工方加强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主要是严格班组自检和交接制度, 按照生产者负责质量的原则, 所有生产班组必须对本班组的操作质量负责, 完成或部分完成施工任务时, 要及时进行自检, 如有不合格的项目要及进进行返工处理, 达到合格的标准,经工长组织质量检查员和下道工序的生产班组进行交接检查, 确认质量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结束语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的核心, 是决定工建设成败的关键。没有质量, 没有质量, 就没有投资效益,没有工程进度, 没有社会效益, 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该工程成功的施工管理, 从一个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清晰的范例, 说明项目管理中工程要素的控制是环环相扣,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能顾此失彼, 要正确对待几个要素的相互关联的一面, 才是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陈秀春编.建筑工程质量预控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6.

  [2]宋忠国.质量预控法在质量控制中的运用实例. 安徽建筑.2002.4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