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研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31 13:01:4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控制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

  2.1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控制。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控制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控制目标。

  2.3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因素的控制

  3.1人劳动者的资质:提高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靠的是管理者和员工的主动参与和支持。为了使从事与产品质量相关的管理者和员工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技能和经验,应当注重招聘质量,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升工作技能并培育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习惯。

  参与方的资质: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资质、信誉和相关经验等,直接关系到其所承担的建设项目质量。

  3.2材料材料是劳动对象。适当的合格的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是实现产品质量要求的基础。应当重视材料采购的质量验收,并防止在储存和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异。

  3.3机械机械是劳动的手段。机械的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当关注机械的采购和维护,保持其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良好性能。

  3.4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建设项目质量满足要求的重要条件。

  自然环境:由于建设项目露天作业多,受到不可控制的自然现象影响较大。应当识别相关风险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同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相关方利益。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将影响员工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业绩。应当创造使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工作环境,包括有利于职业健康和安全以及发挥员工积极性和潜能的工作环境。

  3.5方法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工艺方法的优化,是提高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GB/T19000-2000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标准和改进指南,科技进步为工艺方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应当根据建设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和优化工艺方法。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