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的思考
作者:牛月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7 13:57:49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为主要手段,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

  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没有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就很难建立与质量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威。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还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

  建筑工程各阶段都一定的监理要求,采取的对策是不一样的,对室外工程的监理一般采取以下对策:

  1、室外管线工程质量监理对策

  (1)室外工程施工前,应采用各专业联合审图方式,对给水、排水、电气、通迅等管线的平面、标高布置进行审核,确保布置符合规范。

  (2)室外施工各专业单位分别进行,监理应协助做好协调工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注意保护好已施工管线,地下管线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

  (3)地下管线施工完毕后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提交实际准确的竣工图,为业主使用和维护提供资料。

  (4)室外场地及开挖回填应按规范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并取样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路面施工。

  2、道路质量监理对策

  (1)路基工程:检查路基开挖程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压实度及外观质量,控制不同厚度的洒水量,碾压遍数及外观,发现"软弹"、"翻浆"现象,要求及时处理。砂石基层成型后,应及时对外观进行检查,对压实度和外形尺寸进行检测。

  (2)道路面层:对使用水泥、石、砂进行抽检。检测支模的直顺度、高程、位置、模板尺寸及垫层表面平整度、密实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给予签字认可。

  (3)摊铺砼时,应检查角偶,边缘钢筋及其它加固钢筋的位置是否完好,振捣时,应检查振捣的顺序、密实性,防止有蜂窝、麻面现象,防止漏振,检查砼成型后的压光抹平及各种缝的工序处理,检查厚度、宽度、平整度及其它相邻构筑物的衔接,并对外观检查,合格后给予签字。

  3.、配套工程及环境绿化监理对策

  (1)在实施工程监理时应结合监理经验编写详细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各阶段检验内容,注意事项及质量标准,切实做好监理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2)环境绿化主要应做好下列监理工作:

  a.对苗木的规格严格把关,严防串规苗进场;

  b.对环境绿化工程所需材料(如苗木、土壤等)进行质量控制,苗木需有出园证明,土壤需达到种植要求;

  c.对种植土壤及苗木栽植的土壤应换土,不符合规格的苗木要退回,如有大树栽植的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换土、栽植、浇水、搭扶木及荫蓬,确保成活率。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